抢购“网红”联名系列衣服,顾客从门下爬进店内;为喝“网红”奶茶,动辄要排三四小时的队……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网红”产品背后已经形成一条利益链,助推着“网红”的虚火。(北京晚报6月20日)
近日,优衣库与潮流艺术家KAWS的联名合作系列产品发售。线上发售没多久便被“一抢而空”;有的门店卷帘门还未完全开启,就有顾客从门下爬进店内开抢,甚至扒走模特身上的衣服;与优衣库火爆程度不相上下的还有大白兔奶茶店。在位于上海马当路的凯德晶萃广场3楼,尽管是工作日下午1点多,这里依然排长龙,在队伍最前面的顾客排队时间超过3个小时。有工作人员表示,店面通过发放手环的方式排队,每人限领一次手环,不可重复领取,一人限购两杯奶茶,每小时大约发放100个手环。没有买到的消费者翘首以盼,买到的消费者第一时间拍照发朋友圈,“大白兔是童年的记忆,只吃过糖,没喝过奶茶,很想尝个鲜” 。
“网红”联名系列衣服、“网红”奶茶等“网红”产品何以如此之“红”?
有业内人士透露,有意打造为“网红”的店铺和品牌,一般在新进入一个城市或者发售新的系列产品时,会提前联系生活方式类和美食类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投放软广告,通过一些强烈刺激性的词语宣导,为品牌和产品贴上“流行”“当红”“火爆”等标签,吸引消费者前往实体店消费。还有一些品牌,为了强化“大排长龙”的噱头,甚至还会雇用“黄牛”来捧场,刻意营造出“产品非常抢手”的形象。原来,有的“网红”背后是一条完整的利益链:社交媒体上的水军推手炮制热点,跑腿代购助推排长龙,黄牛加价倒卖甚至已经“App化”。有网络平台的跑腿代购员介绍,一杯19元的大白兔奶茶、21元的大白兔提拉米苏奶茶,在线上可以卖到60至80元,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App里的“跑腿代购”下单。这位代购员毫不隐讳:“我接单,找几个亲戚一起排队,一天可以送出去大约10杯,赚几百块,比跑腿送其他商品强得多。”原来竟然是这样!
在某交易二手潮流品牌的App上,人们发现,炒作“网红”限量产品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发售不过两天,优衣库本次联名系列已经被加价销售超过1400单。部分优衣库联名系列的产品被炒到一倍以上的价格,还提供平均成交价格供消费者参考是否需要“逢低买入”。有“行家”认为,一般加价余地大的是发售量小的全球限量联名系列产品。“这种一般不安排补货,加价余地更大;知名品牌都提供七天无理由退货,即使最终无法加价卖出去,也不至于砸在手里。”
时下,互联网等科技革命不断激发出新的灵感,服务创新业态层出不穷。衣食住行行业更是容易产生“网红”的温床。只是,“当一阵风吹过,还有多少人愿意为‘网红’买单”?如此“网红”到底能“红”多久?唯有市场和顾客心里有数。
从以往出现过的类似案例看,“网红”产品象过山车似的由盛而衰的并没少见。“一种是新鲜劲儿散得快,另一种是品质不过关”。比如,“Farine”面包店因使用过期面粉被监管部门勒令关停;“一笼小确幸”中央厨房违规加工一款名为“拿破仑”的点心,加工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导致71人食物中毒;等等,“网红”成了“虚火”。个中教训不该不当回事。
“网红”产品,是“活在”消费者口碑里的。想要告别短暂的“保鲜期”,能够“红”得久一点,甚至形成品牌,以期持久地“红”下去,“需要的是真实的口碑和忠实的消费者群,需要练好内功。消费者在选择“网红”产品时,先是“慕名而来”,其实,看重的除了品质和价格,更有创意和颜值。也正因为是这样,“网红”产品不能玩“忽悠”,不能燃“虚火”,而要有“内核”,过度依赖市场营销等外部烘托,违背市场规律,只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不仅没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心上,反而把消费者当傻子,靠抢购和加价倒卖助推“网红”虚火,此类“网红”注定是“红”不了多久的。
(作者:周志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