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小时候,常听父亲提到他的恩师贾绍莲。他说在他懵懂的世界里,贾老师犹如他人生路上的灯塔,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父亲也继承了贾老师的“衣钵”,一生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培育桃李无数。
贾老师是六十年代分配到乡村支教的大学生,是父亲初中时的班主任,她讲课形象生动,对学生宽严相济,正是贾老师娓娓动听的传道授业解惑,为父亲打开了一扇窗,父亲工整的板书,踏实严谨的做事习惯,到后来走上教育道路无一不是受贾老师的影响。父亲初中毕业后,回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贾老师继续鼓励、指引着父亲一路走下去,在1979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转正成为一名国办教师。
八十年代初,贾老师调到了石家庄,从此父亲与她失去了联系。但父亲对贾老师的培养与帮助始终感念于心,对老师的牵挂之情,更是萦绕于怀。我定居石家庄后,父亲和我说起过想找寻贾老师的想法,我决心帮父亲实现这个愿望。我经过到教育局查询,并四处打听,转了多少道弯后,终于得到贾老师的确切消息。我告诉父亲贾老师身体健康,目前在石家庄居住,父亲非常激动,并决定次日去看望她。
那天,年过八旬的贾老师走了几百米远到小区门口早早的等候。当我和父亲走近的那一刻,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贾老师和父亲几乎同时激动地说“老师!”“XX!(父亲的小名,父亲上学时一直用小名,参加工作后几年才起了正式名字)”两位老人声音哽咽了。贾老师领我们去家里的路上,遇到了她的老同事,贾老师高兴地指着我父亲说:“我在农村支教时的学生,特意过来看我了”,“哦?您这学生真不错,这么大岁数了,又那么远过来!”言语中满是钦佩和赞许。贾老师的爱人则拿出新疆带来的贵重干果和红茶款待我们,现在想起那个见面的场景,依然感觉暖意盈怀。聊天中,贾老师和我说起父亲上学时的情景,说每次上课前父亲都把绘图用的三角板等提前拿到教室。父亲则笑着说:“贾老师徒手画圆,比圆规还精准,实际很少用到这些工具的”。看得出来,古稀之年的父亲对贾老师依旧是那么恭恭敬敬。
从贾老师家出来,我和父亲的脚步都变得轻盈愉快,父亲和我说,天下哪一位老师不是教学生求真、向善、感恩......是啊!我面前的老师父亲,也有着怎样的一颗善良感恩的初心啊,不知父亲是否知道,他这颗初心树结出的种子,早已落入我的心田,我会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出一颗阳光般的果实,我会让这初心的阳光,温暖四射,并流溢出缕缕希望的心香。(文/张秀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