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实施纪实
(记者 常魁星 通讯员 林雨晨)七月盛夏,花红柳绿。日前,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收到一面写有“助人自助,乐善有恒”的锦旗,是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精防医生高春荣对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人员三个月工作辛勤付出的真诚表达。
建立小组 开展活动
2019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与通州区部分乡镇的10个社区卫生院合作,帮助150名处于康复稳定期的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居家康复活动。在三个月内对这些患者进行30次不同主题的康复活动,重点提高这一特殊人群的社会适应能力。
春晓社工和社区卫生院的精防医生认真沟通,在精防医生的协助指导下,春晓社工为每一位患者建立起康复档案。在尝试与患者建立良好服务关系后,春晓社工改良优化活动方案,每周开展两次活动,一次活动两个主题,在兼顾患者接受能力的同时,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系列活动紧锣密鼓的开展了起来。
春晓社工理解“康复者”含义,即每一名精神病患者都是在康复的过程中,经过努力,康复状态会愈来愈好。社工们关注康复者及家属的经历、心理、感受,组建个案及相应主题小组,开展精神障碍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改变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有歧视性的观念。在康复活动的中后期,社工将关注的焦点侧重在康复者“非病”部分,并关注其作为一个全人的需求,开展了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组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唱歌,学习体操,看电影等。
叙事疗法 重塑信心
心理学观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你看着它们时,你也在它们的镜面上留下了镜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反之,你看着一个实物的那一刻,那个事物也因你的注目而存在。春晓社工在觅子店一次康复活动中,运用叙事疗法,让精神障碍患者王某主动叙述了自己两段失败的婚姻及造成的伤痛。在上个世纪70年代,她的第一段初恋未果,受到深深打击,无人诉说。加之当时参加集体生产过度劳累,受到惊吓,精神受到极大刺激,住院治疗。第二段婚姻育有一子,父亲过世,丈夫不理解,时间一长,摩擦嫌隙渐生,以分手告终。春晓社工认真倾听她的故事,帮助她找到一直沉浸在过去生活中的原因,协助其对提及的故事细节进行重塑,鼓励她看到当下生活的美好,建立起开始新生活的信心。
春晓社工设计的小组工作方式为精神障碍患者塑造了一个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场域和氛围,在这个温暖的小组中,大家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一同成长。觅子店张某和陆某是在参与康复活动中认识的,在制作丝带花等手工中,两个人相处融洽,互相配合,制作出的花朵十分漂亮,两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郎府的一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卫生很差,父母常常向医生抱怨哭诉,他们的儿子以后可该怎么办。在参与康复小组活动一个月后,患者发生了变化,在参加活动之前会洗个澡,剪一下指甲,有了个人卫生意识和行动。家属对这样的康复活动十分感谢。
转换角色 快乐人生
在小组成员有了一些进步的时,春晓社工改变策略,尝试由助人服务者的角色转到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从患者角度出发,激发他们的潜力,在活动中更加注重发挥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拼小汽车模型的活动中,一位精神障碍患者展示了他出众天赋。春晓社工和患者们为他加油鼓掌,给他信心,他也主动地向大家演示小汽车模型的分解步骤。在他的指导下,原本一个正常人苦思冥想40分钟才能拼出的小汽车,参与活动的两人组患者,在20分钟内合作完成了。象这样的患者小故事和变化有很多,家属、精防医生,以及春晓社工们为他们的进步而欣喜和骄傲着。
经过三个月的康复活动。社工和精神障碍患者相处,超越自己,看到患者身上发生过的真实逆境和悲剧,看到他们自暴自弃、挫败的样子、想起往事的哀恸,以及在康复活动中重新建起对生活的热情,学会友爱他人。在看到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遇到的困难时,社工们发自内心的欣慰和快乐。
社工与患者建立了浓厚的情意,一位患者用心地在贺卡上写道,感谢春晓社工,让我们找到了自我,好似回到童年的无忧无虑……
在3个月的活动结束时,春晓社工给患者举办了别开生面的联欢会。郎府服务对象集体合唱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西集镇服务对象为大家表演了第九套广播体操,展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西集镇残联与服务对象合唱一曲《成都》,时而低沉动听,时而情感充沛,饱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歌曲串烧,大家齐唱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回头……让社工与患者共度人生。在美好生活的新起点,用心耕耘生活,珍爱生命,快乐人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