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写给湖北大地绽放的圣洁梅花

字号+ 作者:浙江新闻网 来源:未知 2020-03-12 07:57 我要评论( )

CCTV央视微电影中文频道一线聚焦讯(通讯员:钟牌行)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湖北武汉打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笔者把时光倒回70年以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1950年朝鲜战争

CCTV央视微电影中文频道一线聚焦讯(通讯员:钟牌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湖北武汉打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笔者把时光倒回70年以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我国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1年4月11日,战地记者魏魏从朝鲜战场上归国后,所著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作者在文章中所述的故事情节,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不怕流血牺牲,与敌人拼死厮杀,英雄杀敌的壮举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读者。70年后的今天,与这场“阻击战”作殊死搏斗的全国广大白衣“战士”,他们的壮举同样感动每一位国人,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今年春节,可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春伊始,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降临。湖北武汉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初春的平静,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面对这么严重的疫情。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就席卷湖北邻近地区,并迅速蔓延至全国31个省和港澳台地区及部份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次特殊的常委会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布署抗击疫情。这次参加会议的代表放弃休息、舍弃团聚,是一次打破惯例的安排,会议非同寻常。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亲自指挥,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进行了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说明这件事情已极为重要、极为紧迫。在这个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笼罩的别样春节,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国民众上下同欲,共同寻找科学的疫情应对之策。

       由此,拉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坚韧的民族,我们充满希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声令下,解放军医疗队多箭齐发,来自浙江、上海、江苏、广东、陕西等地的217支医疗队紧急驰援,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此次医疗救援的调动如此规模和速度,超出以往。

       更有王炸组合,中国最精锐的医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天团汇集武汉。都是人间痴儿女、都是寻常的心与情,在一年中最值得相聚、欢守的日子里,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也许生死两茫茫的战疫之路。那一列列飞驰高铁动车,那一架架紧急起飞的飞机,让儿女情长被拉成山高水长。大多数国人呆在家里,在安全舒适的看电视,而他们在生死边缘搏斗。心疼他们的,不只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还有祖国亿万个隔着屏幕的家人。她们脸上深深的勒痕、剪去长发的光头、泡得皱起的双手,在亿万人民脑中挥之不去,无法替他们分担,唯有祝愿他们早日平安归来。
       在抗击疫情期间,电视机里每天都在滚动播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实时画面。每当看到白衣“战士”救人壮举的镜头画面,从电视机里弹出来时,笔者顿时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疫情一线抢救患者的白衣“战士”,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却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笔者虽然不是记者,不能去现场实地采访,也没有机会去做志愿者。今天,我要拿起笔来把从新闻媒体中的所见所闻记录整理出来,把白衣“战士”鲜为人知的故事情节,告诉我的家人、朋友、同事,并把这些感人的人物和故事保存下来,日后教育下一代……

       梅花——在严寒中绽放、洁白无瑕,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有着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迎霜斗雪,绽放在风雪中。“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就是表达了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无数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诗人画家为它赞美,他们志士爱梅、颂梅者极多。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古往今来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1959年至1961年,正值国内三年自然灾害,加上美苏反华高潮,国内有些人士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1961年,毛泽东主席挥笔写下《卜算子·咏梅》。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革命者要象梅花一样,具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形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在这场疫情掀起的举国之战中,是全国广大白衣“战士”,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在生死线,为受病毒侵害的生命日夜奔忙,与时间赛跑,为全体国人修筑血肉凝聚的保护墙。笔者被他们这种救死扶伤的壮举深深地感动着,其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潮水也在放纵奔流。今天,笔者就用梅花来形象地比喻这些前线白衣“战士”,他们是圣洁的梅花,美丽而坚强……

       在抗击疫情期间。笔者每天从电视、报纸、网络都见证了太多感人的故事。亲人逆行的背影、爱人背后默默的支持、朋友间的鼓励和支援、祖国人民万众一心,这是凝聚一条心共渡难关的团结,在疫情面前展现出的亲情、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的感动与美好瞬间,所有这些都汇成一句话: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出征前,“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先上”,这句耳熟能详的铿锵求战声。笔者瞬间思慕起很多年前那几场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炮火的战争。“1998年九江的恶浪汹涌;2003年与非典病毒的惨烈抗衡;2008年汶川地震争分夺秒的救人场景”,历历在目。共产党员每到关键时刻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用热血谱写的青春赞歌。
       我是去过汶川的这次必须要去;我是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这次必须要去。孩子,妈妈去打怪兽了……一个个让人热泪盈眶的场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在神州大地传播。抗击非典、汶川大地震救援、援非抗击埃博拉,从“60”后到“90”后,四代医学工作者无畏付出,迎着疫情坚定前行。“80后”ICU医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凯记得,2003年抗击非典时,正在上初中的他被奔赴一线的医务人员感动,立下学医的理想,如今,他主动请战,到了奋战的时刻了。浙江驰援队伍里,有很多“90”后年轻医务人员,很多年轻人都是出征前最后一刻才向家人汇报,家人们肯定会担心,但知道他们是干这行的,早有心理准备。台州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希说,从年轻一代的脸上看到了使命传承。

       其实,全国各省市遴选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们,许许多多报名参战的白衣“战士”,家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有的初为人母,家里有憨态可爱的幼子;有的为人儿女,家里有年迈重病需要操心的老人;有的年轻医生护士正在热恋;有的已是准新郎万事齐备准备结婚……可是,当他们听到湖北突发疫情妖孽疯狂吞噬着人民生命的噩耗,人人心如刀绞,个个义愤填膺,争相报名义无反顾别离亲人,星夜奔赴疫情重灾区,参加围剿新冠肺炎病魔的殊死斗争。奋战在前线的几万名驰援白衣“战士”,他们的勇气、担当、牺牲理应永远被整个国家和民族所感恩铭记;他们的精神,理应成为民族脊梁的一部分,支撑我们走向伟大复兴。

       每个人都知道病毒的恐怖,然而,从一开始到现在,他们没有退却。为了这身军装、白衣,为了这身衣服的天生职责,为了职责守护着生命,他们忘却了害怕,也没有时间害怕。病毒无情,个别白衣“战士”也有亲人朋友一样处于危险甚至生死的边缘,而他们只有忍住了泪水,坚持去拯救病床上的患者。胜利已经不远,汗水还将继续打湿衣裳。奋战在前线的援鄂的白衣“战士”,他们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当疫病肆虐神州,当患者亟待救治,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奋战在一线,挺身在前沿,在最危险的防疫阵地上昼夜拼搏。
       “‘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就是勇士,这是一场考验,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刻。希望你们全力以赴,运用你们精湛的医术去救治患者,在圆满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 ‘孩子,勇敢的出征吧,爸妈等着你回来’;‘加油爸爸,凯旋归来’;‘妈妈加油,妈妈你是最棒的,我爱你’;‘爸妈,等这次任务完成后,回来我一定多陪陪你们’”。以上这些语重心长的嘱托,是出征前单位领导、父母、妻子、儿女的鼓励和鞭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他们有决心,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是医生,更是“战士”、是护士,更是勇士。他们启程,奔赴抗“疫”一线,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

       生死一瞬。类似的场景,每天都在抗疫一线上演。2月10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安抚一名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哭泣的患者。用生命赴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白衣“战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医者仁心”。有战争就会有伤亡。1月29日,北京宣武医院一名医护人员在武汉驻地练习防护技能时护目镜内充满雾气。爱在流淌,生的希望在升腾。我出舱啦,挥动着“出院证明”,11日16时50分许,武昌方舱医院28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感谢白衣“战士”,新冠肺炎患者张凤玲说:医务人员工作比外界想象得辛苦多了。他们不仅用专业知识帮我们消除身体上的不舒服,还给我们提供心理疏导。告别时,我们都流泪了。

       医者仁心,大爱有你,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的那一刻起,白衣“战士”就冲锋在最前线。在病房里,白衣“战士”们对待感染患者,象春天般的温暖。“‘不要怕,很快就会好的’、‘饿了吗?想吃点什么?’、‘安心休息,你不久一定会康复’”。 这是白衣“战士”温馨安慰患者的朴素言语,还有电视屏幕里她们给患者穿衣服、括胡子、擦身、喂饭、按摩等一举一动,患者不是她们亲人却胜似亲人,无不感动每一位患者和全国观众。致敬——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疫情就是命令。面对来势汹汹的疫魔,广大白衣“战士”闻令而动,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挺身而出,发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留下“最美逆行者”的高大身影。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别人,充分展现出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精神。各省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他们在危难时刻逆行而上,用担当和责任迈出驰援湖北的坚毅步伐。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白衣“战士”的名字吧。
       毛青,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首席专家。曾参加过抗击非典和埃博拉病毒,2020年除夕团圆夜,他与其他100多名医务人员紧急出征,大年初一凌晨抵达武汉,立即投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接收已经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张波,中部战区武汉总医院武昌院区感染科副主任。连日来,因为压力太大,已经瘦了十六七斤。他说:所有人都不放弃,因为这是全军在战斗、全国在战斗……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2003年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说了一句,把病重的病人都转到我这里来,这一句话给了无数患者吃了定心丸,而那时候的钟老已经67岁了……时隔17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84岁的他再次为国出征,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一线。临行前钟老说让大家别去武汉,自己却连夜奔赴到一线做抗疫工作,原本不了解钟老的90后、00后们这下都再次认识了什么才叫国士精神,这才是年轻人该追的明星。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作为一名女院士,面对肆虐的疫情,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不顾生命危险的冲在最前线。2020年2月2日,她率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医疗队抵达武汉,年过七旬的她凌晨四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这次疫情结束以后,希望国家逐步给年轻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这段话是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如今,娱乐圈的一些片酬动辄上千万的明星,这导致了很多孩子都在做明星、网红梦。是时候应该反省一下了,我们真正的偶像应该是那些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而不是娱乐明星、网红,为国奉献的工程以及精英的光环,不应该被他们所遮挡。所谓的明星、网红,每天都在炫耀自己的财富,国家有难,能够奋战在一线的又有几个?传播正能量的又有几个?还有一些打游戏的主播,影响了多少学生,每天宅在网吧里练习打职业赛。只有少年强则国强,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自己的国之栋梁。          
       王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武汉9所“方舱医院”在武汉投入使用后,收治了5600多名轻症患者。2月1日王辰赶赴武汉,这位非典时期担任北京医疗组组长的专家坦陈,“方舱医院是关键时刻的关键举措”,他每天都持续工作到凌晨三四点。

       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17年前,他在广州抗击“非典”时不幸感染,一度呼吸衰竭,曾写下遗书。如今他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队长,又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张定宇,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自2019年12月29日收治首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起,在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情况下,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奋勇抗击疫情。他说:我必须跑得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敖忠芳,92岁,仍坚守一线,她说,“我现在还能干得动”。

       董宗祈,86岁,坐着轮椅出诊,老爷子说,“这辈子我为什么,不就是为了病人嘛。”

       邱海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全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2020年1月20日他临危受命,奔赴湖北武汉,站上了重症收治医院这个“前线中的前线”。他说:“ICU里几乎所有的重症病人都是‘盯’出来的,呼吸机和各种器械、用药剂量一点一点滴调,不然人就没了。

       郭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一袭白衣,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一个人不惧生死。刚刚度过了治愈的隔离期,就重回工作岗位。为此,她的父亲在她出发的那天,难过得说不出话。“我知道他心里是为我感到骄傲的。”提起此事,郭琴哽咽了……

       杜斌,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生死相托,肩负如山的使命,用爱心和责任抗击疫魔。2月4日下午,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江苏省医疗队联合建设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重症加强病房刚刚启用,就迎来严峻考验。转入的第一位患者极度呼吸困难,氧饱和度只有50%。然而,此时病房还没有配齐抢救所需的三级防护设备。人命关天,等不得,杜斌冒着暴露的危险,争分夺秒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呼吸困难缓解,血压降下来了,患者生命体征终于得到维持。同事们连忙接上去,建立中心静脉通路、进行积极循环复苏,患者情况逐渐平稳下来……
       潘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在与疫情的阻击战中,一些医务工作者不幸被感染,更有些医生以身殉职,他们当中,有的是医学专家,有的是基层医务工作者,有的去世前还想着回到战斗岗位。2月12日,两名医护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病毒无情,面对危险,他们害怕吗?潘纯坦言:我只想着尽快让病人有呼吸,没时间考虑自己会面临多大风险。救人要紧,这是我们的职责。

       朱紫阳,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眼中有泪说到:我们当大夫的,一天到晚面对生死,也看淡生死。但看到还有一些病人救不过来,真的感到很崩溃……

       张美玲,武汉肺科医院护士。每一句真切的话背后,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忍着疼,尽量把口罩拉高,避开伤处。每次进ICU病房前戴口罩和护目镜,对22岁的她来说都很痛苦。脸上留着许多口罩勒红的印痕。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2月5日,连续值班12个小时后的她,脚一软摔倒在地,导致左侧上颌骨骨突及左侧鼻骨骨折,医生建议尽快手术。ICU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患者,一个萝卜一个坑。她说,不想拖大家后腿,但暂时不能手术也让她暗自担心,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恢复,会不会影响美观和呼吸,她强忍痛楚,擦干眼泪,与无数白衣战士汇成一道道抗击病魔的防线。  

       巴哈古丽·托勒恒,新疆驰援湖北武汉医疗队队员。在病区,她带着近百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在方舱医院跳舞蹈出名了。跳了这么多次舞,熟悉她曼妙的舞姿,病人们依旧不知她的相貌。给他们心理关怀、提振信心,鼓励他们勇敢抗击病魔最重要,桑拿般的工作环境,巴哈古丽的衣服一次次汗透,但患者脸上的笑容却让她倍感振奋。
       罗艳,江西省第一批驰援湖北随州医疗队的护士。她来随州第8天,10号床的病人在大家努力下病情好转,要从重症病房转回普通病房了。口罩掩不住罗艳脸上的笑意,这位病人一直握着她的手不松开,还比着胜利的手势,大家都很开心。

       刘智明,武汉市武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救治无效,于2月18日不幸逝世。有多少人因为他妻子追车的这个视频也在跟着落泪。虽然她的同事拦住她,可是她仍然拼命用手去扒住车子,似乎想要挽留住什么,却仍然无能为力。谁能想到上一次的见面,竟是永别。疫情爆发后,武昌医院成为定点,刘智明身为院长自然坚守在一线,从不动摇。他的妻子蔡利萍,是另外一家医院ICU的护士长。疫情爆发后,她也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哪怕知道自己丈夫病危也做到了以病人为先,俩个人每天用信息保持联系,互相鼓励。

       徐辉,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疫情当前,她坚守防疫一线18天,一刻没有松懈。疫情未除,她却猝然离世,一个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抗疫“巾帼”。

       梁武东,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8日转金银潭医院就诊,于1月25日早上7时许不幸去世,时年62岁。

       李文亮,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2月7日凌晨,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抢救无效于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他是疫情“吹哨人”,是第一批受感染的医护人员,1月8日,李文亮收诊了一名82岁的患者,那是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当时他并不知道患者的病况,直到9号这名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于是,他也被病毒袭击。2月1日,他发微博表示自己确诊,阳性。只是在心疼要有多少病人被病毒所害。但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反转”。他离开了这个曾让他充满争议,最后又满载荣誉的人间。我们没能阻挡悲剧的发生,他承担了太多本不应该承受的谴责,却仍然坚守着自己“医生“的职责。他原本也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宝宝。

       彭年华,湖北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2020年2月2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不幸感染去世,年仅29岁。他曾在疫情来袭之时选择推迟原定在正月初八的婚期,走上一线,在他办公室的抽屉里还放着没来得及发出的婚礼请柬。
       夏思思,协和江北医院·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1月19日在本院全力救治,2月7日病情恶化,医院紧急将其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救治。2020年2月23日清晨6时30分,经救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去世,年仅29岁,留下2岁的儿子,却没来得及给丈夫留下一句话。

       姜继军,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1月23日在查房后奔赴发热门诊时,因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离世,时年52岁。

       毛样洪,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1月25日,驻守在高速检查站检测过往车辆乘员体温,被一辆轿车误将油门当刹车撞伤,毛样洪当晚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时年52岁。

       蒋金波,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1月28日,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工作多天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时年58岁。

       林正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教授、知名移植专家。2月10日,因感染新冠肺炎辞世,享年62岁。 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个月。

       红凌,华中科大生命科学院教授、楚天学者。2月7日,因新冠肺炎去世,年仅53岁。

       肖俊,50岁,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医生,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已有29年时间。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8日18时13分去世。

       王春天,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铁锋分局新工地派出所四级警长。2020年2月11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牺牲,生前他一直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连续坚守岗位20余天。

       尹祖川,长江航运公安局宜昌分局治安管理支队原队长。他是卫士,27年守护着长江,守护着三峡黄金水道的平安稳定、他是战士,危难时刻,始终战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2020年1月29日,他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告别了他热爱和坚守的长江。
       宋英杰,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2月3日,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因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时年28岁。

       笔者列举以上白衣“战士”名字只是期中少数,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有超过3000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在这次战“疫”中为国捐躯的白衣“战士”,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死,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习近平总书记殷殷牵挂、谆谆嘱托。一项项措施火速推进,国家保障筑牢坚强后盾。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改善工作和休息条件、维护身心健康、落实人员待遇、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到加强人文关怀、创造更加安全的执业环境、弘扬职业精神做好先进表彰工作七大举措,给战“疫”一线白衣“战士“解除后顾之忧。各省份相继出台政策,暖心举措消除后顾之忧。湖北省全面开启针对医务人员的工伤保险“绿色通道”;北京市免费为一线医务人员亲属提供临时托养、照护等服务保障;南京市为赴湖北医务人员办好十件实事,包括建好一个“后援团”,享受一次子女就学照顾;浙江和吉林两省发文明确,要优先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必需……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绍兴日报:城际新时代融入都市区

    绍兴日报:城际新时代融入都市区

    2020-02-10 08:32

  • 时代新城看嘉兴丨创变新时代科技新力量

    时代新城看嘉兴丨创变新时代科技新力量

    2019-12-20 07:16

  • 二十载共成长,新时代造辉煌——国信招标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

    二十载共成长,新时代造辉煌——国信招标集团成立20周年庆典活动

    2019-12-09 13:46

  • 教育部:优化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顶层设计

    教育部:优化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顶层设计

    2019-12-09 06:12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