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美好时代的拼命三郎——记转业军人、陕西市政全媒体总编许衙评

字号+ 作者:浙江新闻网 来源:未知 2020-06-30 10:51 我要评论( )

文/李虎山 张根劳 一个人在热火朝天的伟大时代,如何使自己的人生,闪耀出别样的光芒,使自己的人生价值,被社会所认可,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是许多人,在漫漫人

 文/李虎山 张根劳


  一个人在热火朝天的伟大时代,如何使自己的人生,闪耀出别样的光芒,使自己的人生价值,被社会所认可,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是许多人,在漫漫人生途中不断思考、探索和为之奋斗问题。当我们在回望过去时,不因禄禄无为而羞愧,这种美好的人生向往,陶醉了多少仁人志士,激励了多少青春年华。
  许衙评(原名许亚平)就是被先人遗训鼓励的人士之一。


许衙评在阅读摄影刊物.JPG
许衙评在阅读摄影刊物。吴春飞 摄



  在陕西新闻界,许衙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其侧居陕西新闻中心的西安之西,渭水之滨,但在古秦都咸阳,正是他的出现,将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活推向新的走向,二十多年来,他所策划、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轰轰烈烈地文化和社会活动,使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千年帝都,在新时代释放出更加耀眼的烁烁光辉,人们称他为新时代文化行业的拼命三郎。
 

  军人作风为做好工作奠定基础



  出生在关中平原兴平市的许衙评,从小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的教导,树立了长大后要为社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在学校时,便发奋学习,各门功课均取得了理想成绩。1982年秋天,其抱着报考祖国、男儿志在四方的宏伟理想,赴我国西北边陲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疆某部服役,先后担任营部电工、水暖工和锅炉工,从事过生产和饮事员工作,第二年便顺利考入国防科工委干部学校,上学期间,由于其军事素质过硬、学习刻苦认真,很快从学员被任命为班长,后又担任见习区队长,军校为锻炼和提升学员自我管理能力试行见习队长制度时,许衙评又成为首个见习队长,为学员队建设积累了管理经验;从通信专业毕业那年,他顺利转为正式党员后,主动放弃在京留校的机会,第一个响应号召递交申请书,自愿到西北边疆去报效祖国。


1985年秋,正在上军校的许衙评在雁栖湖旁与同学参加活动。.jpg
1985年秋,正在上军校的许衙评在雁栖湖旁与同学参加联欢活动。



  1986年7月,他来到“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的茫茫戈壁,又从几十人的小点号和技术室技术员做起,认真钻研学习技术,确保卫星测量任务通信渠道畅通,没几年就升任助理工程师,调入机关后,既当过参谋、又当过干事,还做过基层技术室政治协理员,先后20余次圆满完成了导弹、卫星的发射测控试验任务;担任作训参谋期间,他根据部队工作特点和需要,参与编写了《科技干部管理规定》教材; 1996年,撰写的《结合特点,加强科技干部管理》一文发表在《东风航天》杂志上,引起部队首长关注。同时,他还学会了摄影,并爱上了写作,为我国卫星导弹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一名技术和管理人员应有的贡献,受到了部队领导的称赞。


1995年,许衙评(前排左二)参加部队活动。.jpg
1995年,许衙评(前排左二)参加部队组织的知识竞赛活动。



  经历了部队紧张生活和艰苦工作环境的锻炼,许衙评由一个普通的关中汉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革命军人,为他后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说,在部队十六年,最大收获是,对时间有了观念,对人生有了新认知,对理想有了新追求。是部队教会了他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是没有部队大熔炉的学习锻炼,他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种情形。
 

  回到地方用热情宣传行业发展



  经过部队16年的生活磨练,1998年10月,许衙评转业到地方工作。咸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是一个提升城市文化和改变城市环境的单位,按传统思维,在这个事业单位,大家埋头干活,按部就班工作就算完成了任务。可他到单位后,并不这样想,无论是担任科员、管理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还是工会主席,他总想着用什么办法,来宣传好这座城市,宣传好这个行业人员抖擞的精神风貌和理想追求。


2016年春节前夕,许衙评和工会副主席王萍看望慰问单位原党支部书记张岗(中)。.JPG
2016年春节前夕,许衙评和工会副主席王萍看望慰问单位原党支部书记张岗(中)。来选峰摄



  从转业后到2002年,他不仅自费购买了一款相机,而且用手中的相机和笔头,记录了绿化人对事业的热爱和他们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追求;他将眼光和镜头始终对准一线工作者,文章和照片发表在《咸阳日报》《陕西日报》《中国花卉报》《中国建设报》等不同的报刊上,起到了极大的宣传效果,使市民对城市绿化工作有了新认知。许衙评一直认为并倡导,照片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用照片说话,将城市绿化和热爱家乡视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2006年,他组织策划了《绿色咸阳》摄影大赛,收集反映城市绿化作品300多幅,作品展出后,在单位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在广泛总结用摄影作品展现城市绿化人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经验后,2008年,他参与组织策划了《咸阳市“古建杯”镜头中的咸阳》摄影邀请赛暨展览,更是受到市上有关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好评。


  正是他用自己钟爱的镜头,记录和反映市政人的风貌,和他对新闻事业及摄影的热爱,不但让人们认识了他,也让人们记住了他。


  2002年,陕西省建设厅主管、陕西市政工程协会主办的《陕西市政》杂志,在物选负责人时,因为他对新闻的敏感和摄影作品的影响力,受到省市领导的关注和认可,被安排负责《陕西市政》的采访、组稿、编辑、设计、印刷、出版和邮发。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主编的《陕西市政》杂志发行后,在全省市政系统成为人人爱读、喜读的刊物,被人们誉为了三秦大地上新闻写稿人美丽富饶的五彩地。负责这项工作后,他力图改革创新,吸纳人才,培养行业新闻人才。他主张,行业新闻,要以宽泛的视角,挖掘新闻的志趣,传播文化和宏扬行业人精神风貌和风采,展示城市建设成果,以准确的资讯,服务于行业,要把杂志办成在行业中用得上、用得着,并对振兴行业有促进作用的刊物。正因为他拥有超前的思维和与日俱增的开拓精神,以及他以诚实、敏锐、果断的个性魅力,吸引了许多热爱新闻和文化的人来到他身边。虽然在陕西这个文化大省,新闻载体众多,各类报刊杂志纷呈,但他坚持创新原则,服务于用户的决心,始终未变。从编辑部主任,到副主编、执行主编,他将对新闻的热爱,倾注在办杂志的实际操作中,及时准确地报道政策和行业动态,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


2011年5月18日,在陕西市政第四届通讯员培训会上,许衙评为优秀通讯员颁奖。.JPG
2011年5月18日,在安康市召开的陕西市政第四届通讯员培训会上,许衙评(右)为优秀通讯员颁奖。



  为了给行业培养新闻人才,2002年以来,他克服种种阻力,先后在西安、临潼、安康、咸阳、柞水、神木等地组织7次全省市政行业宣传写作人才培训会,培训通讯员300多人次;这些人才经过培训,学到了专业知识,回到各地后投身新闻写作,使全省市政建设宣传工作得到提升,为建设美丽陕西,让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的挖掘行业新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为行业鼓与呼,宣传市政建设行业所取得的成就,2009年,根据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市政建设”号召,许衙评及时策划并组织实施了“陕西市政三秦行”采风活动,利用一年多时间,采访省内11个地市80余个县区;采集动态新闻300多条,拍摄城市建设照片10000余张,为当时助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宣传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009年3月27日,许衙平在陕西市政三秦行活动中来到汉中拜将台采访。.jpg
2009年3月27日,许衙平在陕西市政三秦行活动中来到汉中拜将台采访。李虎山 摄



  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许衙评根据咸阳市城市建设情况,又一次策划组织了咸阳市“6+3”工程摄影征文大赛活动;期间,他还策划拍摄了《花水映天 绿满咸阳》电视专题片,为咸阳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验收做出了贡献。通过举办活动,不但发现了不少新闻和摄影人才,也宣传了咸阳这座富有魅力古都而具有朝气的城市。


  许衙评一直在新闻行业里默默耕耘,他在埋头认真编辑杂志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媒体的发展变化。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人们对资讯传播新方式的普遍接受,使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很大冲击。面对此现状,许衙评经过调研和征求行业建议,及时组织专业人才,于2008年年底创办并运营陕西市政网,2015年秋策划实施并开通了陕西市政微信公众平台,后更名为直达陕西、爱我陕西,现名为陕西微刊,并担任总编;年发新闻资讯逾万条,为人们提供了精准的新闻快餐。虽然工作繁忙,但许衙评对摄影的喜爱从未减退,他不但加入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成为会士,还担任了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西部工作站秘书长一职,参与并组织会员开展各类抢救性记录历史文化遗产活动。他创作的摄影作品《伴奏》,在2012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工喜迎十八大摄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2014年第二届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摄影大赛作品展示“争先杯”获得优秀奖;摄影作品《鼎盛》、《吼秦腔》、《幸福金秋展风采》《最美绿化人(组照)》和《市场化使咸阳的地面更干净》、《绿满咸阳不是梦》、《修平百姓脚下路》、《情牵环卫 用心清掏二十年》等文章均获得省市职工摄影赛一、二、三等奖,也为咸阳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不懈努力。


  除编辑杂志外,他还策划编辑了《绿韵槐里》、《生态人文精致宜居》、《相识戈壁相聚咸阳》等多部画册,印发后受到行业人士和战友们的喜爱及称赞。


  2016年4月,由他发起并组织开展了咸阳市绿化处首届“最美绿色使者”系列评选颁奖活动;策划组织了咸阳《绿色之路》作家创作座谈会、咸阳最美市政人评选颁奖和最美城建人评选活动,均取得了满意效果。他说,之所以组织这些活动,目的就是让人们在享受城市建设带来便利快捷的同时,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城市建设者们的付出,更加珍惜爱护环境,热爱建设城市。
 

  整合资源为弘扬传统文化献策



  人们知道,咸阳是一座富有厚重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但随着现代化的到来,传统文化渐渐被新的文化浪潮所替代或者淹没。党的十八提出了文化自信,其中就包括如何用传统文化,为今天的现代化生活服务。


  生活和工作在咸阳的许衙评,在做了多年的宣传工作后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做出更多贡献?


2017年6月10日,许衙评和探寻团走近唐马跑泉遗址。.JPG
2017年6月10日,许衙评组织探寻团人员走近唐马跑泉遗址。 张根劳 摄



  许衙评经过深思熟虑,与退休教授张根劳、《老咸阳》作者董学武一起,通过与咸阳冯强文、梁澄清、张德臣等大批民间艺术家交流采访,阐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家地积极响应。2017年2月16日,许衙评以《陕西市政》全媒体为主导,联合其他媒体发起了“探寻历史踪迹,传承优秀文化”活动,并在咸阳古渡举行了启动仪式。之后,他利用工作之余,组织民间历史爱好者和在历史研究中取得成绩的社会贤达、学者、教授和书画界人士,先后走访了咸阳八景、碌碡桥遗址、沙河九眼桥、咸阳民国第一高楼、泾阳裕兴重砖茶、老秦味道、北杜铁塔、红塬坊血麦、咸阳城区塬窑洞、武功姜塬祠等20余处人文景观及地方特色,每走一处还召开研讨会,整理研究成果,书写挖掘纪录文稿30余篇5万余字,探寻小组撰写的《大西安环境下如何做好历史文化传承》一文被民盟咸阳市委确立为课题进行研究,并获咸阳市委统战部《民意社情》调研一等奖;系列文章在《中国民族博览陕西专刊》杂志、陕西市政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发表后,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有历史专家称,此举,不但填补了官方对历史文化研究的不足,也为挽救历史遗存,弘扬传统文化,使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珍惜历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书画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书画作品的热爱,超过任何历史时期。在咸阳这座历史名城,书画家隐居深巷,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但苦于流通渠道不畅,宣传不到位,许多书画家只知道埋头创作,找不到出路,其作品藏在闺中无人知。


2013年6月22日,许衙评与岳父吴志琪(民间历史学家)看望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冯萌献并与.jpg
2013年6月22日,许衙评和岳父吴志琪(书法家、民间历史学家,右)看望中国楹联学会理事冯萌献(左)并与之交谈。吴亚革 摄



  在挖掘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许衙评常常听到书画家的叹息声。他通过进一步调研,决定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资源,帮助书画家们走出困境。经过调研和准备,2017年4月,由他倡导并创办了“共享书画”平台,将咸阳、西安、宝鸡、商洛和甘肃等省市的书画家组织在一起,进行书画创作交流和作品交流,对书画家进行视频专访,提升其知名席。三年多来,通过共享书画平台,举办书画笔会10多次、书画交流活动20余次,访书画和艺术家100余名,培养推出了一大批书画名家,其中吴志琪的书法拓片《中国朝代繁衍》、王守一的鸡毫专利作品《金文寿》、安君康的国画《牡丹》、李翰迪的国画《马》、郑海的国画《鹰》、冯世平的书法作品皆成为名作,成为普通百姓和收藏家最喜爱的艺术作品。共享书画平台采取横向交流、分点交流、地域交流、纵深合作等模式,与北京、广州、西安和深圳等地媒体和书画组织合作,使咸阳书画家的作品,从深巷中的画室逐步走向市场,从关中走出潼关,从北方走向南方,从中国走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欧州等地,“共享书画”媒体联盟平台成为一个品牌,受到大家的好评。


2017年8月2日,许衙评将共享书画首批签约作家王守一书法作品赠送给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jpg
2017年8月2日,许衙评将共享书画首批签约书画家王守一书写的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口号转交到会长崔国卫(中)和执行会长李凯弘(右)手中。

 


  不少书画家感慨地说:“是许衙评和他的团队,让我们有了出路,要是没有共享书画这个平台,我们还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他不但给我们的创作增加了动力,而且延续了我们的艺术生命。”


  在国家推行乡村医疗改革中,许多简居农村或者城市社区的基层医生,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他们成为时下乡镇最后的忠实守望者。在多年的采访中,许衙评发现,相当一部分乡镇基层医生,除了肩负治病救人的工作外,还要兼顾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还有的,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坚守在只有老人和孩子日渐空旷的农乡。但乡村医生,不但报酬很低,且没有政治地位。经过采访和交流,他与同仁决定,以创建的陕西市政全媒体为载体,联合《中国民族博览》杂志,于2018年8月发起了寻找最美乡村(社区)医生和诊所(服务站)活动并向全国推广,2019年1月20日,策划组织举办了首届寻找陕西最美乡村(社区)医生和诊所(服务站)评选暨颁奖典礼;2019年11月16日,策划了首届寻找湖南最美乡村(社区)医生和诊所(卫生室)评选暨颁奖典礼;2020年1月15日,策划组织举办了第二届陕西最美乡村(社区)医生和诊所(卫生室)评选暨颁奖典礼;期间,他还担任了《中国民族博览陕西医疗专刊》、《中国民族博览湖南医疗专刊》,后更名为《中国民族博览医疗专刊》、现名为《中国乡医》杂志总编。“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活动的举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但使更多的乡医,重新认识了奉献乡村的意义和人生价值,而且促进了乡村医生技能和服务水平地不断提高。


  被采访乡医激动地说:“这么多年,还没有那家媒体或者记者这么重视我们,还给我们拍视频,这让我们心里好感动、好温暖。”


  多年来,许衙评不计个人报酬和得失,一心从事公益事业的举动,在行业内和新闻界广泛传播,也被人们传为佳话。2014年12月,许衙评受邀协助发起和筹建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2016年1月担任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理事和中共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宣传委员,同年7月共同联合发起并协助筹建中国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他始终如一配合做好协会宣传工作,倡导协会人员:我们既然是爱国主义志愿者,就要不讲得失,真正发挥“中国爱国思想理念”,弘扬“爱国精神”,用我们的行为感召更多的人,点燃爱国热情,我们更要做出一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表达我们自己对祖国和世界的热爱。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为事业奋斗的过程是无限的。有些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却做出了不一样的事。许衙评就是这样的人。
  他说:“我就想活的和别人不一样,我就想用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有益社会的事,虽然所做的这些事,改变不了世界,但总是会改变一些现状,使自己在将来,回顾岁月时,没有遗憾,没有愧疚,这也许就是自己的人生追求吧。”

IMG_20180320_110351.jpg
2018年3月20日,许衙评赴贵州、四川等学习考察期间在途中留影。 傅晓东 摄

  
许衙评简介

  许衙评,原名许亚平,男,汉族,1963年12月23日生,陕西兴平西吴豆马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曾用名许向龙、许向农,笔名史正。资深法治记者,媒体人,社会活动者。

  历任咸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工会主席,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西部工作站秘书长,陕西省职工作家协会网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全民健身操舞推广委员会咸阳市分会副会长兼秘书处处长,陕西市政全媒体总编,共享书画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CEO,探寻历史踪迹传承优秀文化活动创始人,最美乡医联合发起人,中国乡医(原名中国民族博览医疗专刊)杂志总编、中国民族博览陕西专刊主编,中国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人之一,陕西三秦市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2020钢铁会议解局钢铁界如何开启绿色智造工业互联新时代

    2020钢铁会议解局钢铁界如何开启绿色智造工业互联新时代

    2020-06-10 09:50

  • 中国都市新闻网与时代融合共成长

    中国都市新闻网与时代融合共成长

    2020-05-28 13:49

  • 飘安控股与太初医疗联手建立医品民用新时代

    飘安控股与太初医疗联手建立医品民用新时代

    2020-04-26 12:27

  • 博奇环保 与您共创美好蓝天

    博奇环保 与您共创美好蓝天

    2020-04-16 11:18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