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不愿意和孩子谈论浪漫的爱情,而社会对此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位高中生的父亲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女儿坚持不和家庭条件不如自己的男孩约会。“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他认为,把握良好社会关系的核心应该是认识一个人的精神美德,而不是以金钱为导向。希望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恋爱观。(工人日报2月15日)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开设恋爱课程的高校已经不在少数,内容涉及心理学,恋爱技巧,恋爱经济学,婚姻与家庭等方面。早在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就把“爱情”搬上了课堂,开设了一门名为“婚姻与爱情”的选修课,课程设定84人上课,实际报名接近500人;2015年9月,郑州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爱情心理学”的选修课,一经开设即爆满;2016年3月,天津大学名为“恋爱学理论与实践”的恋爱课程正式开讲,开课单位为校团委,该科目占两个学分,而恋爱“第一课”就是《恋爱中的法律问题》;南京大学的“校园恋爱公开课”,共5讲内容,包括恋爱问卷大调查、名家点评恋爱故事等;西南政法大学的恋爱选修课,老师会教授一些表白、搭讪的小妙招,写情书成为课后作业之一;复旦大学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对“关于爱情”等内容精彩开讲,视频在网络上发布后,人气迅速爆棚……作为恋爱指导公开课或选修课,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却慢慢消失
有媒体报道,西南交大近日开设了一堂名为“爱上双人舞——两性交往和相处的艺术”课程,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该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如何正确与人相处,还会给学生普及、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甚至包含了对孩子的教育等内容。这门课的主讲教师,西南交大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老师高飞表示,该门课不单教学生如何恋爱,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的学习和体验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与人相处,无论是未来的恋爱、结婚或是朋友之间的相处,能少受些挫折。 “有些弯路其实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体验,只要有正确的引导,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避免的,恋爱是技术活,至于能不能脱单,还得看缘分。”现实生活告诉人们,好的恋爱可以给人的一生带来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一段失败的恋爱可能会成为一生中的阴影。
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到有些年轻人失恋了走不出去甚至轻生的,有些不知道如何解决恋爱冲突的,还有因为个人人格问题导致恋爱失败的,恋爱课程实际上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对自我成长经历的探索、梳理正确的婚恋观,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促进恋爱关系,并为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做准备。“对恋爱婚姻方面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可以培养一个人建立幸福家庭的能力,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有质量。”
高校开设恋爱课程,这个可以有。必须厘清,高校开设恋爱课程,是讲授恋爱知识,并不是让学生成为恋爱高手,而是让他们对爱情、情感、交往有更多的了解,当日后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有能力去处理。任课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帮助他们做引导和总结,传递一些正确的观念和理念。有的学生是需要通过一些学习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当发现孩子有恋爱的苗头时,家长和学校不必惊慌失措。要坦诚布公地跟孩子交流,适时给出自己的指导意见,尽力矫正孩子在婚恋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良认知,但最好不要一味地禁止,以免孩子可能由于心理障碍而影响恋爱的正常进行。也许是正由于此,多数家长表示,真心希望孩子们从高中阶段开始到大学,就接受恋爱、婚姻、家庭、育儿诸方面的教育,免得社会上发生那么多恋爱、婚姻问题,以及家庭经营维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惑。但也有家长认为,谈恋爱本身是人生体验课,是教不得的。窃以为,这是他们对当今大学生、对自己的孩子“过度信任”或还没完全了解的缘故。“人生有起有伏,感情有得有失”不错,但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对恋爱、婚姻、家庭的理解及相关问题或矛盾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虽说“家长学校不要太敏感”,可以“放手给孩子成长就好”,但是,从科学和人伦的视角帮助情窦初开、迷茫不知所措又无知无畏的孩子们“指点迷津”,灌输一些健康的、科学的、法治的恋爱、婚姻、家庭知识、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家庭观、事业观,应该说,不止是必须,也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学校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作者:周志宏)
转载请注明出处。